# 比特币链上流通速度下降:成熟的标志还是停滞的信号?比特币的链上流通速度目前处于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现象引发了一些担忧:比特币是否失去了动力?它是否还在被广泛使用?事实上,流通速度的下降可能是比特币走向成熟的最明确信号,而非停滞的迹象。比特币正从一种类似现金的流通媒介,转变为更类似黄金的长期持有资产。## 功能转变在比特币发展初期,由于早期用户和爱好者积极测试其用例,比特币的流通频率较高。在2013年、2017年和2021年等主要牛市期间,交易活动激增,比特币在钱包和交易所之间频繁流动。然而,如今情况已有所改变。超过70%的比特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转移。这种变化并非意味着使用量减少,而是反映出投资者对比特币的长期信心增强。比特币正逐渐被视为一种长期资产,而不仅仅是短期交易工具。## 机构采用导致供应锁定自2024年美国现货比特币ETF推出以来,机构持仓量显著增加。截至2025年年中,现货ETF持有超过129.8万枚比特币,约占总流通供应量的6.2%。若将企业金库、私营公司和投资基金的持仓量计算在内,机构总持仓量接近255万枚比特币,约占所有流通比特币的12.8%。这些资产大多作为长期策略的一部分存放在冷钱包中,保持不变。这种趋势对比特币的稀缺性和价格形成利好,但同时也降低了流通速度:流通中的币量减少,链上交易也相应减少。## 链下使用量上升且难以察觉值得注意的是,链上流通速度并不能完全反映比特币的所有经济活动。以闪电网络为例,它作为比特币的第二层扩容解决方案,能够绕过主链实现快速、低成本的支付。闪电网络使比特币在日常场景中得以广泛使用,但其交易并未体现在流通速度指标中。截至2025年年中,闪电网络的公开容量已超过5000个比特币,自2020年以来增长了近400%。同样,Wrapped Bitcoin(WBTC)使比特币能够在以太坊和其他链上流通,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和代币化金融提供动力。仅在2025年上半年,WBTC的供应量就增长了34%,这清楚地表明比特币正在被积极使用。此外,机构钱包、ETF冷存储以及多重签名财务工具等托管方式虽然不会频繁转移比特币,但这些持有的比特币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简而言之,比特币的活跃程度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要高,只是这种活跃发生在传统流通速度指标之外。其效用正在向新的层级和平台转移,这些在传统的流通速度模型中均未体现。## 低交易速度带来的挑战尽管交易速度减缓反映了投资者的长期信心,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链上交易减少导致矿工获得的手续费减少,这在2024年区块奖励减半后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比特币的长期安全模型依赖于健康的手续费市场,而这又需要持续的经济活动。另一个问题是人们的看法。在一个交易活动较少的网络中,比特币可能会被视为一个静态的价值储存工具,而非一个活跃的交易媒介。这可能强化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定位,但同时也可能削弱其作为可流通货币的愿景。这反映了比特币设计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它既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数字黄金),又要成为交换媒介(点对点现金)。这两个角色并非总是协调一致,流通速度正是衡量这种矛盾的一个指标。## 成熟的标志总的来说,比特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其使用频率降低,而是表明人们使用比特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比特币价值的提升,人们更倾向于将其作为储蓄工具而非消费工具。随着其被广泛采用,基础设施逐渐向链下转移。而随着机构的加入,它们的策略更侧重于保值而非流通。比特币网络正在不断进化。流通速度并未消失,只是被不断变化的用户群体和新的经济活动层次所重塑。无论未来交易速度是上升还是继续保持低迷,它都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比特币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比特币正从一种用于消费的货币,转变为一种可构建的资产。
比特币链上流通速度降至10年新低 专家解读成熟迹象
比特币链上流通速度下降:成熟的标志还是停滞的信号?
比特币的链上流通速度目前处于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一现象引发了一些担忧:比特币是否失去了动力?它是否还在被广泛使用?
事实上,流通速度的下降可能是比特币走向成熟的最明确信号,而非停滞的迹象。比特币正从一种类似现金的流通媒介,转变为更类似黄金的长期持有资产。
功能转变
在比特币发展初期,由于早期用户和爱好者积极测试其用例,比特币的流通频率较高。在2013年、2017年和2021年等主要牛市期间,交易活动激增,比特币在钱包和交易所之间频繁流动。
然而,如今情况已有所改变。超过70%的比特币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发生过转移。这种变化并非意味着使用量减少,而是反映出投资者对比特币的长期信心增强。比特币正逐渐被视为一种长期资产,而不仅仅是短期交易工具。
机构采用导致供应锁定
自2024年美国现货比特币ETF推出以来,机构持仓量显著增加。截至2025年年中,现货ETF持有超过129.8万枚比特币,约占总流通供应量的6.2%。若将企业金库、私营公司和投资基金的持仓量计算在内,机构总持仓量接近255万枚比特币,约占所有流通比特币的12.8%。这些资产大多作为长期策略的一部分存放在冷钱包中,保持不变。
这种趋势对比特币的稀缺性和价格形成利好,但同时也降低了流通速度:流通中的币量减少,链上交易也相应减少。
链下使用量上升且难以察觉
值得注意的是,链上流通速度并不能完全反映比特币的所有经济活动。
以闪电网络为例,它作为比特币的第二层扩容解决方案,能够绕过主链实现快速、低成本的支付。闪电网络使比特币在日常场景中得以广泛使用,但其交易并未体现在流通速度指标中。截至2025年年中,闪电网络的公开容量已超过5000个比特币,自2020年以来增长了近400%。
同样,Wrapped Bitcoin(WBTC)使比特币能够在以太坊和其他链上流通,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和代币化金融提供动力。仅在2025年上半年,WBTC的供应量就增长了34%,这清楚地表明比特币正在被积极使用。
此外,机构钱包、ETF冷存储以及多重签名财务工具等托管方式虽然不会频繁转移比特币,但这些持有的比特币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简而言之,比特币的活跃程度可能比表面上看起来要高,只是这种活跃发生在传统流通速度指标之外。其效用正在向新的层级和平台转移,这些在传统的流通速度模型中均未体现。
低交易速度带来的挑战
尽管交易速度减缓反映了投资者的长期信心,但也带来了一些挑战。链上交易减少导致矿工获得的手续费减少,这在2024年区块奖励减半后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比特币的长期安全模型依赖于健康的手续费市场,而这又需要持续的经济活动。
另一个问题是人们的看法。在一个交易活动较少的网络中,比特币可能会被视为一个静态的价值储存工具,而非一个活跃的交易媒介。这可能强化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定位,但同时也可能削弱其作为可流通货币的愿景。
这反映了比特币设计中的一个核心矛盾:它既要作为价值储存手段(数字黄金),又要成为交换媒介(点对点现金)。这两个角色并非总是协调一致,流通速度正是衡量这种矛盾的一个指标。
成熟的标志
总的来说,比特币流通速度的下降并不意味着其使用频率降低,而是表明人们使用比特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随着比特币价值的提升,人们更倾向于将其作为储蓄工具而非消费工具。随着其被广泛采用,基础设施逐渐向链下转移。而随着机构的加入,它们的策略更侧重于保值而非流通。
比特币网络正在不断进化。流通速度并未消失,只是被不断变化的用户群体和新的经济活动层次所重塑。无论未来交易速度是上升还是继续保持低迷,它都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比特币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比特币正从一种用于消费的货币,转变为一种可构建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