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新审视稳定币:去中心化的衰落与新兴挑战稳定币一直是加密货币领域的焦点。除了投机之外,它是少数几个在加密市场中找到明确产品市场契合的产品之一。目前,业内普遍预计未来五年内将有数万亿美元的稳定币流入传统金融市场。然而,表面的繁荣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完美的。## 稳定币的三难困境新项目通常会用图表来展示自己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但最近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去中心化程度的明显下降。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可扩展性需求与早期的去中心化理想发生了冲突。然而,在这两者之间应该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初,稳定币的三难困境基于三个核心概念:1. 价格稳定性:维持与特定资产(通常是美元)挂钩的稳定价值2. 去中心化:避免单一实体控制,实现抗审查和无需信任3. 资本效率:无需过多抵押即可维持挂钩然而,经过多次备受争议的实验,可扩展性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这些概念正在不断演变以适应新的现实。近年来,一些主要稳定币项目的战略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稳定币范畴,发展成为更广泛的产品生态系统。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去中心化的概念逐渐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抗审查性这一更有限的特征。虽然抗审查是加密货币的一个基本特性,但它只是去中心化概念的一个子集。这种转变反映了最新一代稳定币项目(除了少数例外如Liquity及其分叉)普遍存在的中心化特征。即使这些项目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通常仍有一个核心团队负责管理策略、寻求收益并将其分配给类似股东的持有者。在这种模式下,可扩展性主要来自于收益的数量,而非DeFi生态系统内部的可组合性。真正的去中心化似乎正在让位于更加务实的方法。## 现实的挑战2020年3月12日,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暴跌暴露了DAI等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脆弱性。此后,许多项目转向使用USDC作为主要储备,这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在Circle和Tether主导的市场中,完全去中心化的困难。同时,像UST这样的算法稳定币实验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监管环境的收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机构级稳定币的兴起也削弱了对实验性方案的兴趣。在这种背景下,Liquity因其智能合约的不可变性和纯粹使用以太坊作为抵押品而脱颖而出。然而,它在可扩展性方面仍然面临挑战。Liquity最近推出的V2版本通过多项升级增强了挂钩安全性,并在铸造新稳定币BOLD时提供了更灵活的利率选择。但其增长受到了多个因素的限制,包括相对较低的贷款价值比(LTV)和缺乏大规模分发模型。尽管总锁定价值(TVL)有限,Liquity及其分叉项目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目前V1和V2版本的总TVL达到3.7亿美元。## 监管与创新的平衡最近提出的《Genius法案》可能会为美国的稳定币市场带来更多稳定性和认可度。然而,该法案主要关注由获得许可和受监管实体发行的传统、法定支持的稳定币。这意味着去中心化、加密抵押或算法稳定币可能会落入监管灰色地带或被完全排除在外。## 价值主张与分发策略稳定币项目正在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创造价值和扩大市场份额:- 一些混合型项目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旨在拓展传统金融领域- 部分Web2.0公司推出的稳定币试图通过吸引原生加密用户来扩大其潜在市场- 一些项目专注于底层策略,如现实世界资产(RWA)或Delta-Neutral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回报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尽管程度不同,它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中心化特征。即使是专注于DeFi的项目,也往往由内部团队进行管理。新兴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如MegaETH和HyperEVM)为稳定币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一些项目正在探索如何在这些新平台上逐步实现去中心化,同时利用"新奇效应"来吸引用户。## 未来展望中心化并非完全负面。对于项目来说,它提供了更简单、可控和可扩展的管理方式,也更容易适应监管要求。然而,这种趋势与加密货币的原始理念存在冲突。真正的抗审查性和用户资产所有权仍然是中心化稳定币难以完全保证的特性。因此,尽管新兴的替代方案很有吸引力,我们也不应忘记最初的稳定币三难困境:价格稳定性、去中心化和资本效率。在追求创新和市场份额的同时,如何在这三个方面取得平衡将是稳定币项目面临的持续挑战。
稳定币困境:去中心化衰落与新兴挑战的博弈
重新审视稳定币:去中心化的衰落与新兴挑战
稳定币一直是加密货币领域的焦点。除了投机之外,它是少数几个在加密市场中找到明确产品市场契合的产品之一。目前,业内普遍预计未来五年内将有数万亿美元的稳定币流入传统金融市场。
然而,表面的繁荣并不意味着一切都是完美的。
稳定币的三难困境
新项目通常会用图表来展示自己相对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但最近一个引人注目的趋势是去中心化程度的明显下降。
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可扩展性需求与早期的去中心化理想发生了冲突。然而,在这两者之间应该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初,稳定币的三难困境基于三个核心概念:
然而,经过多次备受争议的实验,可扩展性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因此,这些概念正在不断演变以适应新的现实。
近年来,一些主要稳定币项目的战略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稳定币范畴,发展成为更广泛的产品生态系统。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去中心化的概念逐渐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抗审查性这一更有限的特征。
虽然抗审查是加密货币的一个基本特性,但它只是去中心化概念的一个子集。这种转变反映了最新一代稳定币项目(除了少数例外如Liquity及其分叉)普遍存在的中心化特征。
即使这些项目利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通常仍有一个核心团队负责管理策略、寻求收益并将其分配给类似股东的持有者。在这种模式下,可扩展性主要来自于收益的数量,而非DeFi生态系统内部的可组合性。
真正的去中心化似乎正在让位于更加务实的方法。
现实的挑战
2020年3月12日,新冠疫情引发的市场暴跌暴露了DAI等去中心化稳定币的脆弱性。此后,许多项目转向使用USDC作为主要储备,这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在Circle和Tether主导的市场中,完全去中心化的困难。同时,像UST这样的算法稳定币实验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监管环境的收紧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与此同时,机构级稳定币的兴起也削弱了对实验性方案的兴趣。
在这种背景下,Liquity因其智能合约的不可变性和纯粹使用以太坊作为抵押品而脱颖而出。然而,它在可扩展性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Liquity最近推出的V2版本通过多项升级增强了挂钩安全性,并在铸造新稳定币BOLD时提供了更灵活的利率选择。但其增长受到了多个因素的限制,包括相对较低的贷款价值比(LTV)和缺乏大规模分发模型。
尽管总锁定价值(TVL)有限,Liquity及其分叉项目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目前V1和V2版本的总TVL达到3.7亿美元。
监管与创新的平衡
最近提出的《Genius法案》可能会为美国的稳定币市场带来更多稳定性和认可度。然而,该法案主要关注由获得许可和受监管实体发行的传统、法定支持的稳定币。
这意味着去中心化、加密抵押或算法稳定币可能会落入监管灰色地带或被完全排除在外。
价值主张与分发策略
稳定币项目正在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创造价值和扩大市场份额:
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尽管程度不同,它们都具有一定程度的中心化特征。即使是专注于DeFi的项目,也往往由内部团队进行管理。
新兴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如MegaETH和HyperEVM)为稳定币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一些项目正在探索如何在这些新平台上逐步实现去中心化,同时利用"新奇效应"来吸引用户。
未来展望
中心化并非完全负面。对于项目来说,它提供了更简单、可控和可扩展的管理方式,也更容易适应监管要求。
然而,这种趋势与加密货币的原始理念存在冲突。真正的抗审查性和用户资产所有权仍然是中心化稳定币难以完全保证的特性。
因此,尽管新兴的替代方案很有吸引力,我们也不应忘记最初的稳定币三难困境:价格稳定性、去中心化和资本效率。在追求创新和市场份额的同时,如何在这三个方面取得平衡将是稳定币项目面临的持续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