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签名:推动比特币与Layer2网络跨链原子交换创新

robot
摘要生成中

适配器签名及其在跨链原子交换中的应用

随着比特币Layer2扩容方案的快速发展,比特币与其Layer2网络之间的跨链资产转移频率显著增加。这一趋势受到Layer2技术所提供的更高可扩展性、更低的交易费和高吞吐量的推动。这些进步促进了更高效、更经济的交易,从而促进比特币在各种应用中的更广泛采用和集成。因此,比特币与Layer2网络之间的互操作性正成为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推动创新,并为用户提供更多多样化和强大的金融工具。

解析比特币与Layer2资产跨链技术

比特币与Layer2之间的跨链交易有三个典型方案,分别为中心化跨链交易、BitVM跨链桥和跨链原子交换。这三个技术在信任假设、安全性、便捷性、交易额度等方面各不相同,能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中心化跨链交易的优点在于速度快,撮合过程相对容易,因为中心化机构可以迅速确认并处理交易。然而,这种方法的安全性完全依赖于中心化机构的可靠性和信誉。如果中心化机构遭遇技术故障、恶意攻击、违约,则用户的资金面临较高的风险。此外,中心化跨链交易也可能泄漏用户隐私,需要用户在选择这种方法时慎重考虑。

BitVM跨链桥技术相对复杂。该技术引入了乐观挑战机制,所以技术相对复杂。此外,乐观挑战机制涉及大量的挑战与响应交易,交易费较高。因此,BitVM跨链桥仅适用于超大额交易,类似于U的增发,从而使用频率较低。

跨链原子交换是一种实现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的合约。原子交换必须涉及两方,而任何第三方不能中断或干扰交换过程。这意味着该技术是去中心化的、不受审查、具有较好的隐私保护、能实现高频跨链交易,从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广泛应用。

解析比特币与Layer2资产跨链技术

跨链原子交换技术主要包括哈希时间锁和适配器签名。基于哈希时间锁(HTLC)的跨链原子交换存在隐私泄露问题。基于适配器签名的跨链原子交换有三个优势:首先,适配器签名交换方案取代了"秘密哈希"交换所依赖的链上脚本,包括时间锁和哈希锁。其次,由于不涉及这样的脚本,链上占用空间减少,使得基于适配器签名的原子交换更轻量,费用更低。最后,适配器签名的原子交换中涉及的交易无法链接,实现隐私保护。

解析比特币与Layer2资产跨链技术

Schnorr/ECDSA适配器签名存在随机数泄漏和重用问题,需要使用RFC 6979进行防范。RFC 6979指定了一种使用DSA和ECDSA生成确定性数字签名的方法,解决了与生成随机值k相关的安全问题。

解析比特币与Layer2资产跨链技术

在跨链场景下,需要考虑UTXO与账户模型系统异构问题。比特币采用UTXO模型,基于Secp256k1曲线实现原生的ECDSA签名。而Bitlayer为EVM兼容Bitcoin L2链,采用Secp256k1曲线,支持原生的ECDSA签名。适配器签名实现了BTC交换所需的逻辑,而Bitlayer交换对应方则由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强大功能支撑。

解析比特币与Layer2资产跨链技术

如果Bitcoin和Bitlayer均使用Secp256k1曲线,但Bitcoin使用Schnorr签名,而Bitlayer使用ECDSA,该情况下基于Schnorr和ECDSA的适配器签名是可证明安全的。但如果Bitcoin使用Secp256k1曲线和ECDSA签名,而Bitlayer使用ed25519曲线和Schnorr签名,则不能使用适配器签名。

解析比特币与Layer2资产跨链技术

适配器签名还可以应用于非交互式数字资产托管。这种方式具有非交互优势,托管方不能签署任意交易,而只向支持的其中一方发送秘密。实现过程中需要使用可验证加密技术,目前有Purify和Juggling两种有前景的方式来基于Secp256k1离散对数做可验证加密。

解析比特币与Layer2资产跨链技术

总之,适配器签名在跨链原子交换和数字资产托管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但在实际使用中需要考虑随机数安全、系统异构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BTC-1.6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格局打开器vip
· 1小时前
赞同原子交换
回复0
链游评鉴家vip
· 2小时前
转账技术在进化
回复0
薛定谔的Gas费vip
· 2小时前
好文章收藏了
回复0
德根赌徒vip
· 2小时前
原子交换真香
回复0
TokenVelocityvip
· 2小时前
我看好这场创新
回复0
MetaMask受害者vip
· 2小时前
盯紧安全性解决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