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票资产上链,全球首发尽在 Gate!
Gate 携手 @xStocksFi 与 @BackedFi,正式上线全球首个股票衍生品市场,开启链上股票交易新纪元!
支持$TSLA, $NVDA, $CRCL, $AAPL 等热门股票:
💥 可加杠杆、做多做空
💰 全USDT计价,轻松管理风险收益
🔒 实物资产 100% 抵押
🔁 多链流转自由无阻
🌐 RWA × Web3,全新交互方式
CeFi 与 TradFi 的边界,已经彻底打破。
了解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5926
#xStocksOnGate#
AIGC/大模型救不了AI融资趋势
作者:Judy
来源:IT桔子
原标题:《AIGC/大模型救不了AI融资趋势——一朵热情小水花,扰不了一大池子水呀》
最近这半年,AIGC、大模型引发了一波讨论热潮,以王慧文、王小川、李开复等为代表的超级明星创业者的入局更是让创投圈久违的又 high 了一阵。
不少媒体老师来问 IT 桔子:国内 AI 投资的数据趋势是不是又涨起来了?
数据显示 AIGC 确实不错,但整体 AI 的大池子,并没有太多波澜。
IT 桔子在今年上半年收录到不少 AIGC(含大模型相关公司)赛道的投融资事件,不过这些融资多在早期的种子天使阶段,从总量上并无法影响整个人工智能融资的走势。另外由于一级市场投资决策周期较长、数据披露延时的情况,当下能被记录在册的数据并不是很大。
本文用几张数据图介绍最新的中国人工智能赛道融资数据趋势:
2023 年融资的 AIGC 公司还是给市场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
新事物值得期待。
(采用相对严格的人工智能定义,包含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 AI 企业)
AI 投融资起于 2017、2018 年,彼时是第一批人工智能公司如商汤、旷视、云从、格灵深瞳等后来的知名独角兽们获得资本市场关注并密集融资的时段。
爆发高峰点在 2021 年,一方面此前的 AI 技术公司走向成熟阶段,融资体量增加;另一方面在国产替代化大背景下,AI 芯片、数据平台、操作系统等便基础层的公司获得大规模的融资。那一年,中国 AI 领域投融资交易高达 2251.8 亿元。
2022 年,跟随一级市场整体形势下行,AI 投融资金额和数量腰斩。2023 上半年,尽管有 AIGC、大模型等市场热点,AI 投融资数据暂时还未有回升。
2019 年及之前,中国 AI 的早期投融资(A 轮及之前)占比都在 64% 以上,在近几年才下降到 60% 以下,成长期的投资比例开始提升。细微的变化是,在 2023 上半年,早期投资比例再次回升,提高到 63% 左右——初创的 AIGC 相关公司融资对市场的影响在此处略有了一些存在感。
创新程度高、研发投资周期长、盈利预期长等特性的 AI 公司相对来说与美元基金更为适配,但当下资本市场人民币募资更为集中,且科创板为高科技公司的开放,让 AI 交易中出现的人民币交易更为常见。
一级市场对 AI 的投资占比上,一直以来距离商业化更近的应用层公司受到最多的投资青睐。占比始终接近 50%。
对于基础层,从 2021 年开始,占比提升到 20% 以上,并较为稳定。
智能机器人、智能驾驶、智能医疗等应用层的赛道不断提升;
基础层的计算力、AI 芯片、传感系统在近两三年中提升飞快。
总结来说,中国人工智能一级市场投资从 2017 年算起,先是一波通用技术类公司受宠,此后是大量不同方向的应用类公司接力。门槛颇高的基础层公司在 2021 年后才开始迎来资本大力注入。
从整体一级市场投融资来看,人工智能始终是相对稳定的融资赛道,虽也有起伏,但波动远小于其他赛道。
在几年的投入之后,目前有约 60 家 AI 公司走向了二级市场,在各地上市,如商汤科技、寒武纪、联影医疗、涂鸦智能、云天励飞、云从科技、创新奇智等等,算是出了一小些成绩。但一二级市场估值逻辑的差异导致的估值/市值倒挂现象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