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火热开启,助力 PUMP 公募上线!
Solana 爆火项目 Pump.Fun($PUMP)现已登陆 Gate 平台开启公开发售!
参与 Gate广场创作者活动,释放内容力量,赢取奖励!
📅 活动时间:7月11日 18:00 - 7月15日 22:00(UTC+8)
🎁 活动总奖池:$500 USDT 等值代币奖励
✅ 活动一:创作广场贴文,赢取优质内容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12日 22:00 - 7月15日 22:00(UTC+8)
📌 参与方式: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的原创贴文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必须带上话题标签: #创作者活动第一期# #PumpFun#
🏆 奖励设置:
一等奖(1名):$100
二等奖(2名):$50
三等奖(10名):$10
📋 评选维度:Gate平台相关性、内容质量、互动量(点赞+评论)等综合指标;参与认购的截图的截图、经验分享优先;
✅ 活动二:发推同步传播,赢传播力奖励
📌 参与方式:在 X(推特)上发布与 PUMP 项目相关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
使用标签: #PumpFun # Gate
发布后填写登记表登记回链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874
🏆 奖励设置:传播影响力前 10 名用户,瓜分 $2
观点:AIGC浪潮下裁员已至,谈谈居安思危
来源:阿里云开发者社区
作者:这我可不懂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正值人工智能之火烧遍全球之时,一家估值15亿美元,曾一度被多家媒体评价为2022年成长最快的AI独角兽的企业却突然公开宣布裁员。
7月12日早上,美国AIGC独角兽Jasper创始人Dave Rogenmoser在领英发布公告,鉴于行业变化太快,为了更加专注并调整资源,公司将启动裁员。令人感到唏嘘的是,这家成立于2021年的独角兽企业刚刚于去年10月完成了1.25亿美元的融资。并在过去两年分别实现了4000万美元与7500万美元的营收。
1、创始人的裁员公告
这家本该如日中天的人工智能企业究竟缘何要进行裁员?从创始人Dave亲写亲发的这封裁员公告中,我们似乎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这让我们开始意识到,公司需要重塑团队,以获得更充分的行动力。因此公司中的一些岗位不得不被取消,甚至大量早期员工也会受到影响。虽然转变很困难,但只有这样,Jasper才能更好的协调资源以实现长期发展。
当然,在这封公告的末尾,作为Jasper的创始人以及这次裁员的发起者,Dave也感谢了曾为公司做出过贡献的所有员工,并表示将帮助被裁人员寻找及推荐合适的新工作岗位。
其实总结来看,Dave这封裁员公告中的所有弯弯绕,换成一句互联网行话就是“公司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必须收缩战线,集中优势兵力投入关键战场”。但公司一次小小的收缩,落到每位员工头上就成为了一场劫难。
然而令人感到困惑的一点是,作为一家刚完成大额融资不久,并连续两年实现高额创收的AI独角兽,Jasper理应并不缺钱,想要加速研发也并非只有裁员一条路可走。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Dave对Jasper的未来感到如此担忧呢?这就不得不提到Jasper的核心产品Jasper.AI了。
2、18个月奇迹
作为一款基于GPT3模型研发的AIGC产品,Jasper.AI主打文案生成功能。用户可以轻松通过文字描述,在Jasper.AI的帮助下生成Instagram标题,编写TikTok视频脚本、广告营销文本、电子邮件内容等。
作为彼时的行业开拓者,Jasper.AI一经推出便快速占领了市场,收获了大量社交媒体、跨海电商、视频制作等领域的企业用户。截止2022年,已有超过100万人通过免费渠道试用了Jasper.AI,付费用户数量也超过了7万人。
正因为这款拳头产品强大的影响力和商业前景,Jasper于2022年10月,也就是Jasper.AI发布18个月后,收获了由Insight Partners领投的1.25亿美元的A轮融资,公司估值也跃升至了15亿美元,成功跻身独角兽行列。而彼时的Jasper公司也才刚刚成立不到两年。
3、ChatGPT终结了一切
然而一切美好都在2022年11月30日这天戛然而止,ChatGPT的发布给了Jasper沉重的当头一棒。相比于收费的Jasper.AI,ChatGPT一经推出便免费开放,5天内就积累了超100万用户,并且彼时基于GPT3.5模型的ChatGPT在很多方面的能力已不亚于Jasper.AI。
即便随后OpenAI推出了收费版的ChatGPT Plus(20美元/月),但在价格方面依然要比Jasper.AI(个人版49美元/月,企业版125美元/月)便宜不少。这也使得在ChatGPT发布后不久,大量Jasper.AI的浅层用户转而投向了ChatGPT的怀抱。
正如一位用户在Reddit所言**,“Jasper,AI是一艘正在下沉的船,他们仍在使用GPT3。在尝试过后我发现,GPT4拥有令人惊喜的全新的水平。几个月前我就取消了对Jasper.AI的订阅,而我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早点取消掉它。”**
也正是因为ChatGPT所带来的冲击,Jasper网站的访问流量在短短3个月内下降了近40%。部分业内人士推测,即便Jasper公司目前的经济状况可能依然比较乐观,但在这样的趋势下,公司必须要考虑依靠节衣缩食以保障长期生存,直到他们找到新的增长点,而裁员就成为了Jasper此时的唯一选择。
4、大树之下寸草不生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美国类似于Jasper.AI这种基于GPT模型、ChatGPT或是其他科技企业所发布模型开发的产品已有数十个之多,而这些产品背后的一些创业公司也不乏正在面临与Jasper相似的困境。
当科技巨头进行模型版本迭代或发布近似产品时,一些无意之举便会很轻易摧毁掉这些套壳产品并不深厚的护城河,而到了这个时候,摆在这些创业公司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两条路——卷下去,另辟蹊径发掘产品的其他优势,或是在唏嘘声中被迫离场。
正如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此前在“2023黑马产业大会”上所说的那样,ChatGPT太过于强大了,这对创业公司而言并不友好。随着大模型以及ChatGPT这样的产品变得成熟,以这些为基础底座的创业公司所能创造的价值将越来越少。如果99%的价值都由模型创造,那这些创业公司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Jasper被迫裁员一事,出门问问CEO李志飞也在朋友圈中分享了自己的思考,“面对专业用户,Jasper原本存在一种可能的路径,那就是自建大模型、开发出独特的满足专业用户的产品feature,从而留住专业用户。但目前看起来这条路也并不乐观。”
“如果定制模板和UI流程都不能让应用对抗基础模型的虹吸效应,什么才是GenAI应用的生存之道呢?数据存储、团队协作、与工作流深度整合这些SaaS常见套路是否还有用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估计会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变得越来越清晰。”
6、任何一家企业都应居安思危
2023年,数字化转型是热潮,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
**而数字化转型的工具——低代码平台,正在如火如佘的发展起来,其中JNPF的市场占有率正在攀高。**作为一个软件快速开发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创建并发布企业级应用程序,而无需写大量的代码。这个开发平台提供了可视化和图形化的工具,让开发用户可以更快捷、方便地构建应用程序。**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让你用更少的代码,更快速地开发应用程序的工具。
**项目网址:**试着搭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应用吧!
未来的优秀企业一定是数字化能力优秀的企业。数字信号简单透明,它天生就是穿越者,穿越模拟世界的层层阻滞,让信息对称,把要素激活,迈向资源配置的最优之境。
5、写在最后:既是风口也是浪尖
最后,让我们再来看看国内AIGC应用的创业生态,其实相较于美国,中国创业公司所需要面对的挑战也同样棘手。
基础设施生态层面,美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以OpenAI的GPT4为首的几家独大的趋势,除此之外,部分开源大模型也已基本完成了自身的生态建设。创业项目只需在这些成熟的模型中根据自身需求作出选择。
而国内此时的百模大战依然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在没有决出最终的赢家之前,无论怎样的选择,对于专注AIGC应用领域的创业公司来说都会是一场无法看清未来的赌注。
除此之外,**国内大部分头部企业在自研大模型的同时,也早已对上层应用的商业化虎视眈眈,并根据各自企业特色提前完成了对应用层的构建。**在这样巨头通吃的趋势下,创业公司想要在并不宽裕的生存空间中占据一席之地,就一定要想方设法为自己的产品及服务构建出足够坚固的护城河。
归根结底,如今这场由ChatGPT引发的关于人工智能的狂欢,既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蕴含无限价值的风口,也将无数觊觎其中机会的企业推上了饱含风险的浪尖。在没有看清未来的情况下,即便是昨日光彩夺目的独角兽,也可能在一夜之间从顶峰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