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MBG任务挑战# 发帖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想要瓜分1,000枚MBG?现在就来参与,展示你的洞察与实操,成为MBG推广达人!
💰️ 本期将评选出20位优质发帖用户,每人可轻松获得50枚MBG!
如何参与:
1️⃣ 调研MBG项目
对MBG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MBG相关活动(包括CandyDrop、Launchpool或现货交易),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现货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MBG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下列活动链接):
Gate第287期Launchpool:MBG — 质押ETH、MBG即可免费瓜分112,500 MBG,每小时领取奖励!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30
Gate CandyDrop第55期:CandyDrop x MBG — 通过首次交易、交易MBG、邀请好友注册交易即可分187,500 MBG!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
长文本信息准确率超过 ChatGPT,Meta 提出降低大模型幻觉新方法
来源:量子位
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又有新的解决方法了!
Meta AI实验室提出了一种“分而治之”的解决方案。
有了这个方案,Llama-65B输出的信息准确率提升了一倍,甚至超过了ChatGPT。
Meta此次提出的“验证链”(CoVe),是与“思维链”(CoT)相似的一种链式方法。
区别在于,“step-by-step”的思维链更关注逻辑推理,而验证链更注重事实信息。
有网友看了之后发现,这个验证链很像是自己用ChatGPT写代码时的一种科学方法:
拆解答案,分而治之
验证链的核心思想,是把要验证的一大段内容,拆解成一个个小的问题,具体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模型会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照常生成回复。
接着,根据生成的回复内容,针对其中的各项信息,生成一系列的验证问题。
然后让模型自行回答其所提出的这些问题,并根据结果对初始答案进行调整,得到最终结果。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想询问模型19世纪美墨战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模型回答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在这之前都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模型发现自己提到的一项内容时间相差太远,调整后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这四种模式越来越细化,准确率也是越来越高。
那么为什么拆分提问就能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呢?
首先是因为拆解后的问题比整体任务更容易,论述题变成了问答甚至选择、判断题,问题简单了,准确率也就提升了。
此外,把问题分解可以让模型真正重新思考,而不是反复地重复错误答案。
那么,验证链方式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信息准确率超过ChatGPT
为了探究这一问题,研究人员用Llama进行了测试,测试任务一共有三项。
首先是信息列举,比如列举出出生于某地、从事某行业的名人。
这项任务中,研究人员一共测试了两个数据集——简单一些的Wikidata和从难一些的Wiki-Category list(从维基百科中提取)。
接下来是“闭域问答”题,研究人员从MultiSpanQA数据集中抽取多个不连续信息进行挖空提问。
比如“谁在哪一年创建了世界上第一家出版社”(答案是Johannes Gutenberg, 1450)。
结果,Cove也为Llama带来了20%左右的准确度提升。
结果在Factor+Reviese模式下,准确率不仅比无验证链模式大幅提高,还超过了ChatGPT。
论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