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工程之外:加密美学
作者:方庭;来源:歪脖三观
加密世界常常被称为“兔子洞”,但这只兔子却是一只机械赛博格兔。它带我们走进的不是一个已经修好、活色生香的加密花园,而是领进了一个喧闹的赛博建筑工地。在这片 21 世纪上半叶的代码工地上,各式 infra 正在不断地建设、推倒、扬尘,然后竣工或烂尾(大部分情况)。
工程师在这里占有决定性的比重,与之相应的,工程问题在大多数时候被看作是这个世界的底层问题。
01****抽象乐高与工程建设
在这个世界,技术理解力决定着话语权的多寡。拥有更多技术/工程知识的人,将获得获取更多“建筑耗材”(对应资源)的权力。这造成了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建材被分配给了越来越专业的工程师,而越来越专业的工程师在一场场工程竞赛中,只能越来越专注于自身的工程技能。
ZK(零知识证明)的军备竞赛或许会更好地说明这一点,但其他需要运用抽象密码学、数学或高级架构工具的领域也无一幸免。一个抽象的乐高在越堆越高,而地面上依然扬尘四起。
每个人都知道,或者期待,某一天会有某个突破,让其中一个方向被证明可行,同时其他方向被宣告封路和资源错配。
但资源生来就会一直错配。
在以上叙述中,被忽视的是”工程美学“问题。
工程美学与工程建设的顺序长期容易被认为是先有后者(“建设”),再有前者(“装裱”)。“硬装不够,软装来凑”,于是,在至关重要的基建问题上,工程美学成为了一种无限延期的日历上的“剪彩日期”,锦上添花,同时可有可无。
但重要的事恰好相反:**工程美学始终应该排在工程建设前面,并占据主导的设计位置。**因为如非如此,工程建设就与拿着一堆耗材做空间架构的暴力解法没有区别。而暴力解题是一场行业级别的豪赌。
02 Anesthetic:被阻断的感知
在“The Role of Aesthetics in Engineering”中,斯坦福机械工程系的教授 Rolf Faste 列举了 aesthetics 的可能词根:aisthetikos, 与感官感知有关(pertaining to sense perception);aistheta,可感知的事情(perceptible things);aisthenasthai,进行感知(to perceive);aisthesis,感官感知(sense perception)。[1]
“美学”发自具身感知。工程美学不是一种叙事,而是一种基于准确度的体感,就像“体感温度”往往和“实际温度”相差甚远。美学是解决资源错配的关键,它本身即蕴含着“各得其所”的意思。
真正原创性的工程贡献往往建立在这样一种“自己把自己当人”的体感上,如果加密世界仍然希望有他的人类居民,那么尊重人类的本真感觉,而非训练人类去适应程序将是唯一的办法。
Rolf 在文后提出了“美学”这个词的反面,即**“anesthetic”,阻断感官知觉。它常常被用来麻醉,但阻断知觉不能选择性过滤,只能做到一切感知的同时阻断。**很多时候,这让人感到这就是加密世界现在的实况,以及如果作为用户去用某些加密产品,“anesthetic”就是真实体验。
基建离用户更远,因此在当前阶段似乎也可以理所当然地避开种种微妙的主观领域,声称这一切将由应用层来完成。这个主观领域作为一个空白的“审美实现”的场域,留出的是一个美学操演空间。
这里的审美指的不仅仅是产品审美(当然非常重要),指的是一种更普遍的“加密美学”。
03 加密美学
美学不是一个与 utility 相对的词,它代表的是与行业的长期发展调性相符之后,踩准节拍后的自然音律,是一种非目的导向的、过程性的 utility。
显然,“面向三年”开发的产品和“面向十年”开发的产品必然不同,和“面向五十年”的概念又会有本质性的差别。
产品是多么容易过时;就连生命周期本应更久的理论甚或概念都有在历史中泛黄和过期的危险。就像亚历山大的思想在上世纪的建筑学界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却在今天被有些同行认为略显过时一样。再有力的 thesis 都有语境,也因此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去找到一个强大、具有概括力的一级概念,有如在一个巨大的时间坐标系里的冒险。
去寻找到一个词,找到这个一级概念,是一个美学范畴。
04 用美学代替“正统性”
Danny Ryan 在早期和我们的一次讨论中提出,“协议”(protocol)应当作为一级概念,并且具有这样做的充分潜力和必要性。它是一种广义的自动化装置,可以减少任何事情在执行时所要求的智能。它被这个实验性的小团队(Summer of Protocols)视为一个十年以上的概念,在数个月的探索之中,我们这些主要来自人文社科背景的研究员都对这个词有了不同侧面的纵深理解:死亡,记忆,信用文化,城市规划中的协议,网络空间,等等。
“美学”意味着一种完整性,而不是一种 Canonical 的设定。用美学代替“正统性”吧:正统性意味着一种对过往经验的封装(Sealing),就像强调自己“正宗”的餐馆,但当封装完成,门槛也随之确立,并非出于有意,但也意味着很难再有机会保持着对更广阔世界和对更丰富系统的感知。“话语”成为“话语权”之后,为了确立其自身,都很难再去拥有根本上的完整。
05 加密美学是一种自由美学
如果说工程师思维是一种问题导向的思维,在缺少整体视图的情况下,很有可能变成一种“就近问题导向”,在手边的问题会被最先发现,而遥远的、或许更重要的问题,却往往因为缺乏远景而得不到同等的洞察。美学意味着一种洞察力。换句话说,这是 Engineering Thinking 与 Design Thinking 的区别,而后者指的远远不仅仅是设计师的思维,而是以人为中心的一种经过移情后的观察范式。
加密主义不是自由主义,但如果有什么最终的目的,那自由一定是其中一个。在加密美学的定义中,一定有“和行业的最长期利益保持一致”这一条:由此,加密美学是一种自由美学,而“协议”是自由的函数(functions)。“协议”是这种新加密美学实践中,实践者们找到的一个“候选者”,并且是有助于这种自由美学的排列第一的候选概念。这也是我所参与的这个研究组织在接下来几个月中,系统性地出版并推广以“协议”为核心的论文与周边内容的真实驱动力。
加密美学是现在这个建筑工地上的望远镜。它不能带给这个工地任何实际性的导引,也无法预测下一个半年市场会走向哪里。在界限以内,生存的是可以预测的技术进步;而在界限以外,生存的是更广阔的科学、人文与社会。“出,进也,越界以视光;走,趋也,小步而渐进。” 加密美学是整个加密工程世界的一次“越界以视光”。
06 2024年,我们还能找到那只兔子吗
还记得开头那个关于加密兔子洞的比喻吗?
我在“协议之夏”项目中的“同事”之一 Saran Friend,在她关于协议与死亡的完整论文中[2],引用过这样一段,来自 The Velveteen Rabbit (《绒毛兔》):
这个著名的故事是这样的:一个男孩的一只绒毛兔一直陪伴着他,而当他们之间的感情足够真实时,绒毛兔也因此变活,变得真正存在了起来。
“You become real, because a child REALLY loves you, not just to play with.” 是这样一种在玩乐中的严肃性让一切变得真实。2023即将过去,2024年即将到来,如果说有什么是我们在加密工程世界还缺少的,那就是一只活着的、引导所有人从这个洞跳进那个洞的揣着怀表的兔子。简而言之,一只加密美学的兔子。
在尚还很模糊的加密工程世界的早期,谁跟着了那只兔子,谁就是真的爱丽丝。美学是智能合约和硅基生物暂未到达的领域,是再次复活那只兔子的关键。
在与“能让行业再次复兴”的那个神秘概念捉迷藏之前,也不要忘记一同玩捉迷藏的小伙伴。我在上周加入了Uncommons,沿用上述的比喻体系,它是一个“复活那只兔子”的神奇组织。在以工程师为主导的加密世界,这里更关心的是加密世界更偏技术人文和美学的议题。
欢迎能读到这个地方的读者关注和加入 Uncommons,成为这个行业的爱丽丝。:D
“能不能请你告诉我,打这儿走,我该走哪条路?” “这在很多方面取决于你想到哪儿去。”那只猫说。“我不大在意到哪去——”爱丽丝说。“那么,你走哪条路就没有什么关系了。”那只猫说。“——只要我能走到某个地方就行。”爱丽丝补上这句话作为一种解释。“哦,只要你走得够远,”那只猫说,“你肯定会达到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