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 #NERO发帖挑战# 秀观点赢大奖活动火热开启!
Gate NERO生态周来袭!发帖秀出NERO项目洞察和活动实用攻略,瓜分30,000NERO!
💰️ 15位优质发帖用户 * 2,000枚NERO每人
如何参与:
1️⃣ 调研NERO项目
对NERO的基本面、社区治理、发展目标、代币经济模型等方面进行研究,分享你对项目的深度研究。
2️⃣ 参与并分享真实体验
参与NERO生态周相关活动,并晒出你的参与截图、收益图或实用教程。可以是收益展示、简明易懂的新手攻略、小窍门,也可以是行情点位分析,内容详实优先。
3️⃣ 鼓励带新互动
如果你的帖子吸引到他人参与活动,或者有好友评论“已参与/已交易”,将大幅提升你的获奖概率!
NERO热门活动(帖文需附以下活动链接):
NERO Chain (NERO) 生态周:Gate 已上线 NERO 现货交易,为回馈平台用户,HODLer Airdrop、Launchpool、CandyDrop、余币宝已上线 NERO,邀您体验。参与攻略见公告: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284
高质量帖子Tips:
教程越详细、图片越直观、互动量越高,获奖几率越大!
市场见解独到、真实参与经历、有带新互动者,评选将优先考虑。
帖子需原创,字数不少于250字,且需获得至少3条有效互动
奥特曼YC演讲:套壳ChatGPT者死,我行不代表你行
原文来源:量子位
奥特曼简单一句话,让AI创业公司瑟瑟发抖:
这是在最新YC校友分享会上,OpenAI CEO奥特曼发表的演讲观点。为此他还特意补充道:尤其别花太多精力在UI界面上。
包括GPT-5、6的进展,关于AGI未来趋势的看法,以及亲身创业的种种。
“简单学我者死”
在YC Alumni Reunion 2023上,奥特曼是有一些创业建议在身上的。在一些热心网友的总结中,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第一点对于简单包装,奥特曼举例比如有公司正在解决GPT模型的小缺陷,尤其只在界面上做文章的。
一来,OpenAI已经在解决大部分工作了;二来,这些仅在成本和速度上与OpenAI一较高下的公司,竞争优势并不会长久且持续。企业必须在提供真正独特的价值。
有网友联想到,前段时间红杉资本提出生成式AI进入到第二阶段——
炒作和快速展示正在被真正有价值和完整的产品体验所取代。
种种观点,其实不谋而合。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示了肯定:
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种说法已经太多了,对我来说似乎很愚蠢。它透露了几点信息:垄断是好事;先发优势将会获胜……但竞争会促进进步,ChatGPT也确实有很多缺点可以改进。
第二点,奥特曼看好AI在医学、教育上的赋能——
AI医学顾问以及AI个性化一对一辅导。这两者社会价值都十分巨大。
比如在教育场景,OpenAI自己也十分积极。
消息称,OpenAI正在筹建OpenAI学院,预计2023年底启动。它有可能是人人可访问的免费在线教学系统,老师能与GPT-5来互动,在课程期间接收反馈和指导。
在此之前,OpenAI也在GPT-4客户案例中展现了两个教育场景。GPT-4化身AI学习助手,既可以作为学生的虚拟导师,又可以作为教师的课件助手。
第三点,没有计划的盲目筹资非常不明智。别以为有钱了就万事大吉。
总结的网友还顺带说了句:奥特曼能做,不代表你也能做。
GPT-5究竟长啥样?
另一个热度极高的话题,就是OpenAI的下一代大模型——GPT-5和GPT-6了。
对此,奥特曼在演讲中也剧透了下一代大模型的长相,但不多:
具体的多模态能力,有网友预测是能更好地完成像grounding这种NLP和视觉场景对齐的任务,如图像标注、视觉问答等。
借着GPT-5和GPT-6的话题,奥特曼还给大模型“布了个道”:
Scaling Laws是OpenAI在2020年提出的一条定律,简单来说就是随着模型大小、数据集大小和用于训练的计算浮点数的增加,模型的性能会提高。
奥特曼认为,随着未来能源和计算成本快速下降,更强大的AI能力将会出现,“此前不敢想象的很多东西会被做出来”。
但即便大模型前景如此光明,奥特曼表示“距离AGI之路都还有很远”——
无论是GPT-5还是GPT-6,都还远远不及AGI。
甚至光是“像人”这一标准,现阶段就还没AI Chatbot能做到:
奥特曼认为,真正的AGI将能够掌握“自行推理”,即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出新知识。像是能够根据物理学已有知识,写论文、做实验的AI,才能够得上AGI的门槛。
不过无论如何,都应该谨慎对待AI的输出结果:
对于AGI时刻的来临,奥特曼也给出了一个想象:
“一个本科生坚持的结果”
最后,关于ChatGPT本身,奥特曼还cue到了两个小小的“花絮”。
其一,ChatGPT之所以叫ChatGPT,没有像人名的昵称,就是因为奥特曼不想往**“AI女友”产品**的方向上走。
由始至终,OpenAI甚至只有一个本科生坚持做大模型方向的研究,其他人或多或少都转向过机器人、或是游戏AI等其他领域“发发论文”。
这个只搞大模型的本科生,就是Alec Radford,如今在谷歌学术上的论文引用次数已经达到9.6w+。
正是他所坚持的大语言模型路线,改变了OpenAI公司、乃至整个AI领域的发展方向。
对此,奥特曼半调侃半认真地表示:
结合OpenAI招聘人才“不限行业”的规定,打破惯例看来已经成为这家公司获得灵感和活力的新动力了。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