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析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了100年了,但这么多年来,有关技术分析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两个派系,一派是坚定的技术分析拥护者,他们的基本逻辑是“历史预示着未来、历史将会重演”
比如投资大师威廉·江恩曾说过:
当你一旦完全掌握角度线,你就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并决定任何股票的趋势。
另一派则认为技术分析是无用的、自欺欺人的马后炮。
比如巴菲特曾说过,当他发现,他把走势图正着放和反着放得出来的信息都一样的时候,他就知道技术分析没有用了。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也曾讽刺到,技术分析对于预测过去非常有用。
两边争论多年,但谁也不能说服谁。
今天斗胆挑战一下这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先说我目前的结论
其实技术是很简单的东西,很多新朋友在没接触之前,误以为技术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
技术分析市面上存在非常多的指导书籍,学习成本非常低。
技术分析有用,但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有用。
不管多少人学习技术,交易市场的结果依然是少部分人盈利,大部分人亏损。
一、技术分析上手比较简单
你不需要有太多金融和财务知识,也不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甚至都不用知道基本面信息,只需要几周或者几个月的学习,也能通过技术分析赚钱。技术分析能够给出较为明确的进场和出场点,这对于急需明确指导的新韭菜,以及频繁交易的玩家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
二、技术分析建立在人性之上
比如支撑位/阻力位/整数关卡等一些列“技术点位”。
认可技术分析的人认为,短期的价格走势就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本质是买卖双方心理的博弈。而人类的心理又是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的,所以价格走势也会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举个例子,比如,人们都喜欢一些整数。大饼价格70000,60000,50000,就是一个大家会比较在意的数字。当价格第一次突破整数关口后,投资者的心理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价格就很可能在众多投资者的心理改变中,突破上涨。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阻力位,其实也可以从人们的心理上来解释。
有的阻力点位是回调时候,有很多人在同一个价格处被套牢了。而多数人都不舍得在亏损时割肉离场,都盼着价格能涨回来。而一旦他们经历了长久的套牢,等价格真涨回到被套牢的价位时,就会出现大量的人解套抛售,价格就会又一次出现下滑。这就形成了阻力点位。
所以说“技术点位”,本质上就是预测人类的心理,找到心理上可预测的规律,然后总结经验得出来的一套方法。
技术分析是用来解读市场的工具,而真正的盈利还需要下场实战操作。
比如很多初学者,在接触技术分析时候,一些讲师会展示出许多通过技术点位精确地预测价格顶和底,准确的找到反弹或者下跌的例图,然后大家都十分兴奋“啊,这个有用,啊,交易好简单,啊,我们迅速就能学以致用”,幻想着下一个千万富翁就是自己,然后一上手交易亏得一塌糊涂。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事后怎么看都对,盘中做起来就错。
甚至很多人还会发现,本来不懂技术分析的阶段,都挺容易赚钱的,但是后面研究技术时,反而稳定的亏损。
以至于技术分析讨论的地方,经常看到一句话:“研究技术越多,那你亏得越多”。
因为这些人,陷入技术分析的误区,不确定性的逻辑。
.
误区1. 把技术当科学,不尊重概率
交易说白了就是概率的游戏,技术分析通过研究历史来对未来可能的走势做出判断,作用也仅仅是增加自己获利的概率,减少亏损的概率。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谈技术分析,只能是瞎扯淡。
误区2. 错把技术指标分析当成技术分析
一说到技术分析,很多人就联想到诸如MACD、KDJ、RSI之类的技术指标。
如果你是按照指标做交易,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常常失败。
金叉买入死叉卖出,然后发现金叉买入后变成死叉下跌。
背离买入然后发现背了还能再背....
殊不知没有万能的指标,指标失效,连续失效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
误区3. 刻舟求剑,不尊重当前市场"势能"
比如最常用的M顶和W低这种图形结构,在一些行情里好用。在另外一些行情里则会失败。
M顶之后一定会下跌吗?很多行情里依然会突破上涨
W底之后一定会上涨吗?很多行情里依然会突破下跌。
如果你生搬硬套就很容易陷入明明出现信号,但是依然不断亏损的问题。
另外拿很经典的波浪理论举例。标准的一个循环是八浪(牛市中表现为五个上升,三个下降),
但在实践中,每一个波浪并不是相等的,它可以压缩,可以延长,可以简单,可以复杂。
浪可以延伸(称为延伸浪),可以失败(称为失败浪),还可以变异,
翻开历史K线图,所有的走势都可以用波浪理论来解释。
但是在盘中的时候,你不知道它到底会成功还是会失败。
误区4.近期偏好和结果偏好
近期偏好和结果偏好在《海龟交易法则》中被重点提到过。
一旦有了这些错误的认知偏差,就很容易导致严重亏损。
1、结果偏好
“结果偏好”就是人喜欢用一个短期的结果来判断一个决策是好是坏。
但其实这个结果可能并不是很客观,只是一个短期的利益,并不代表全局。
2、近期偏好
“近期偏好”其实跟“结果偏好”是息息相关的,很多人会很重视近期交易的数据,
来指导下一步的交易行为。但其实这个近期的交易认知也许是错误的,
就有可能导致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深。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说,你在网上看了一个交易系统还不错。你拿过来直接用了,
发现做了三个月一直在亏损,你就会变得很烦躁,觉得这个交易系统就是个垃圾,你决定放弃。
但另一个人也许在第四个月开始用这个交易系统,
马上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趋势行情,他的本金突然翻了好几倍,
那这个时候他又会觉得这个交易系统天下无敌。
马上追加了大资金,结果又遇到了一年多的回撤期。
把时间战线拉长到一年,或者更长时间,你会发现,
这个系统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很好,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很差。
所以短视、喜欢用近期的交易结果来判断接下来的行情走势,
这是交易中最不可取的,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错误指导,导致严重亏损。
没有任何技术方法能适用于所有行情。
交易的本质就是概率游戏,简单来说,就是在积极参与大概率事件的同时,努力防范小概率事件发生。
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越使用技术分析,越容易亏损。
很多人在技术分析这条路上失意很久之后,会说出 "交易有个屁技术,就是赌。"
我个人不这么认为。
但我为什么经常强调技术没有那么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1.我认识比我技术更好的人,依然经常大赚大亏,没有稳定盈利。
2.我自己在这条路上的一个经历感悟。
3.交易的本质是截断亏损,让盈利奔跑,(很多人没过知道与做到这关)
个人在学习交易之初,也是从研究各种指标开始的,什么斐波那契数列,MACD,各种通道线,均线,
中途也付费买过带有提示买入卖出信号的神秘指标等等。
找了几个指标共振作为交易系统,就以为自己找到了长期盈利的圣杯。
然后也不断的刻意练习,训练交易自律能力,说要严格按照操作系统操作什么的.....
心想只要纪律做的好,别墅嫩模少不了...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当然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结果菜如狗。
也对。
如果仅仅通过这些指标和支撑压力都能够盈利的话,金融市场里就不应该存在穷人,
应该个个都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
但是很多人学了七八年后,却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
误认为是因为自己学的技术不好,或者是自己没有学到位。
在一年又一年不断的的摸索圣杯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度过了这个初期阶段,个人渐渐放弃了指标,也学习了系统性交易理论《江恩》《缠论》等....
在上一波牛市里周线上涨行情趋势里一度通过缠论的买点,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收益。
当时觉得劳资天下无敌,我悟道了。
一心想着加大资金量,狠狠的暴富起来,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直到后续又连续持续失利的时候才清醒过来。
不是自己牛X,而是当时的行情配合,等到行情不配合的时候,该亏的一点少不了。
话说到这里你悟了吗?
也就是说,技术还是那个技术,不同的行情入场,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识别行情的属性,行情的势!才是最重要的!
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技术,却有不同的交易结果。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行情的势看法不同!
技术是有用的,但是看在谁手里使用。
再往深处思考一下,我一下子就醍醐灌顶顿悟了。
也就说如果等到技术和行情的势合二为一的时候,才容易赚钱!
技术提高概率,结合行情的势,进一步提高概率!
我一下也明白为什么我认识的那个技术高手,总是大赚大亏了。
因为他迫切想要暴富的期望,让他还没有等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行情机会就出手了!
他太注重机会了,而没有去研究行情里的"势"。
如果他能增加更多的等待行情的耐心,以他的手法早就在币圈成为明星了。
底层逻辑+实战结果+实例参考,
再往深了去思考,一下就醍醐灌顶了。
为什么之前用指标不行?
是因为指标信号太多了,看到信号就想进场,看到信号就想进场,看到信号就想进场。
而不是甄别这种信号是否符合当下市场的势。
所有的技术分析总结起来无非就是:
做趋势的突破,做趋势的回调,摸趋势的顶底,做震荡的高抛低吸,而已。
但其实无论它们如何变,其本质都是不会变的:
仅仅只是一种概率,绝对没有某种神秘技术方法可以确定未来走势,一做就对的。
那技术有好坏之分吗?
其实没有,在满足某些条件下,每种技术都会有概率大或是盈亏比大的时候。
技术肯定是有用的。
但是学完技术是为了用技术不断追逐行情,或者预判明天走势死路一条。
反之,用技术分析限制自身行为,不去预测未来,
能够刻意放弃一些(看不懂的)没有那么适合自己的机会。
跟随当下的行情状态,找到属于你这项技术的"关键点"位置出击,才有成功的可能。
239k 帖子
233k 帖子
153k 帖子
80k 帖子
67k 帖子
65k 帖子
61k 帖子
59k 帖子
53k 帖子
51k 帖子
【盈利100问】02.技术分析有用吗?为什么有人学了七八年还在亏钱?
技术分析有用吗?
技术分析的发展到现在,已经超过了100年了,但这么多年来,有关技术分析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技术分析是否有效的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两个派系,一派是坚定的技术分析拥护者,他们的基本逻辑是“历史预示着未来、历史将会重演”
比如投资大师威廉·江恩曾说过:
当你一旦完全掌握角度线,你就能够解决任何问题,并决定任何股票的趋势。
另一派则认为技术分析是无用的、自欺欺人的马后炮。
比如巴菲特曾说过,当他发现,他把走势图正着放和反着放得出来的信息都一样的时候,他就知道技术分析没有用了。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也曾讽刺到,技术分析对于预测过去非常有用。
两边争论多年,但谁也不能说服谁。
今天斗胆挑战一下这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先说我目前的结论
其实技术是很简单的东西,很多新朋友在没接触之前,误以为技术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
技术分析市面上存在非常多的指导书籍,学习成本非常低。
技术分析有用,但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有用。
不管多少人学习技术,交易市场的结果依然是少部分人盈利,大部分人亏损。
技术分析有用的地方
一、技术分析上手比较简单
你不需要有太多金融和财务知识,也不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甚至都不用知道基本面信息,只需要几周或者几个月的学习,也能通过技术分析赚钱。技术分析能够给出较为明确的进场和出场点,这对于急需明确指导的新韭菜,以及频繁交易的玩家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
二、技术分析建立在人性之上
比如支撑位/阻力位/整数关卡等一些列“技术点位”。
认可技术分析的人认为,短期的价格走势就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本质是买卖双方心理的博弈。而人类的心理又是有一定的可预测性的,所以价格走势也会有一定的可预测性。
举个例子,比如,人们都喜欢一些整数。大饼价格70000,60000,50000,就是一个大家会比较在意的数字。当价格第一次突破整数关口后,投资者的心理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价格就很可能在众多投资者的心理改变中,突破上涨。
再比如,大家熟悉的阻力位,其实也可以从人们的心理上来解释。
有的阻力点位是回调时候,有很多人在同一个价格处被套牢了。而多数人都不舍得在亏损时割肉离场,都盼着价格能涨回来。而一旦他们经历了长久的套牢,等价格真涨回到被套牢的价位时,就会出现大量的人解套抛售,价格就会又一次出现下滑。这就形成了阻力点位。
所以说“技术点位”,本质上就是预测人类的心理,找到心理上可预测的规律,然后总结经验得出来的一套方法。
技术分析没那么有用的地方
技术分析是用来解读市场的工具,而真正的盈利还需要下场实战操作。
比如很多初学者,在接触技术分析时候,一些讲师会展示出许多通过技术点位精确地预测价格顶和底,准确的找到反弹或者下跌的例图,然后大家都十分兴奋“啊,这个有用,啊,交易好简单,啊,我们迅速就能学以致用”,幻想着下一个千万富翁就是自己,然后一上手交易亏得一塌糊涂。
一看就会,一做就废。事后怎么看都对,盘中做起来就错。
甚至很多人还会发现,本来不懂技术分析的阶段,都挺容易赚钱的,但是后面研究技术时,反而稳定的亏损。
以至于技术分析讨论的地方,经常看到一句话:“研究技术越多,那你亏得越多”。
因为这些人,陷入技术分析的误区,不确定性的逻辑。
.
误区1. 把技术当科学,不尊重概率
交易说白了就是概率的游戏,技术分析通过研究历史来对未来可能的走势做出判断,作用也仅仅是增加自己获利的概率,减少亏损的概率。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谈技术分析,只能是瞎扯淡。
.
误区2. 错把技术指标分析当成技术分析
一说到技术分析,很多人就联想到诸如MACD、KDJ、RSI之类的技术指标。
如果你是按照指标做交易,最郁闷的事情莫过于技术指标发出的信号常常失败。
金叉买入死叉卖出,然后发现金叉买入后变成死叉下跌。
背离买入然后发现背了还能再背....
殊不知没有万能的指标,指标失效,连续失效的事情再正常不过了。
.
误区3. 刻舟求剑,不尊重当前市场"势能"
比如最常用的M顶和W低这种图形结构,在一些行情里好用。在另外一些行情里则会失败。
M顶之后一定会下跌吗?很多行情里依然会突破上涨
W底之后一定会上涨吗?很多行情里依然会突破下跌。
如果你生搬硬套就很容易陷入明明出现信号,但是依然不断亏损的问题。
另外拿很经典的波浪理论举例。标准的一个循环是八浪(牛市中表现为五个上升,三个下降),
但在实践中,每一个波浪并不是相等的,它可以压缩,可以延长,可以简单,可以复杂。
浪可以延伸(称为延伸浪),可以失败(称为失败浪),还可以变异,
翻开历史K线图,所有的走势都可以用波浪理论来解释。
但是在盘中的时候,你不知道它到底会成功还是会失败。
.
误区4.近期偏好和结果偏好
近期偏好和结果偏好在《海龟交易法则》中被重点提到过。
一旦有了这些错误的认知偏差,就很容易导致严重亏损。
1、结果偏好
“结果偏好”就是人喜欢用一个短期的结果来判断一个决策是好是坏。
但其实这个结果可能并不是很客观,只是一个短期的利益,并不代表全局。
2、近期偏好
“近期偏好”其实跟“结果偏好”是息息相关的,很多人会很重视近期交易的数据,
来指导下一步的交易行为。但其实这个近期的交易认知也许是错误的,
就有可能导致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越走越深。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比如说,你在网上看了一个交易系统还不错。你拿过来直接用了,
发现做了三个月一直在亏损,你就会变得很烦躁,觉得这个交易系统就是个垃圾,你决定放弃。
但另一个人也许在第四个月开始用这个交易系统,
马上迎来了一波前所未有的趋势行情,他的本金突然翻了好几倍,
那这个时候他又会觉得这个交易系统天下无敌。
马上追加了大资金,结果又遇到了一年多的回撤期。
把时间战线拉长到一年,或者更长时间,你会发现,
这个系统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很好,在一段时间里表现很差。
所以短视、喜欢用近期的交易结果来判断接下来的行情走势,
这是交易中最不可取的,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错误指导,导致严重亏损。
没有任何技术方法能适用于所有行情。
交易的本质就是概率游戏,简单来说,就是在积极参与大概率事件的同时,努力防范小概率事件发生。
在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前,越使用技术分析,越容易亏损。
为什么有很多人学了好多年技术分析,还在亏钱?
很多人在技术分析这条路上失意很久之后,会说出 "交易有个屁技术,就是赌。"
我个人不这么认为。
但我为什么经常强调技术没有那么重要的原因有两个
1.我认识比我技术更好的人,依然经常大赚大亏,没有稳定盈利。
2.我自己在这条路上的一个经历感悟。
3.交易的本质是截断亏损,让盈利奔跑,(很多人没过知道与做到这关)
.
个人在学习交易之初,也是从研究各种指标开始的,什么斐波那契数列,MACD,各种通道线,均线,
中途也付费买过带有提示买入卖出信号的神秘指标等等。
找了几个指标共振作为交易系统,就以为自己找到了长期盈利的圣杯。
然后也不断的刻意练习,训练交易自律能力,说要严格按照操作系统操作什么的.....
心想只要纪律做的好,别墅嫩模少不了...
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当然是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结果菜如狗。
也对。
如果仅仅通过这些指标和支撑压力都能够盈利的话,金融市场里就不应该存在穷人,
应该个个都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
但是很多人学了七八年后,却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
误认为是因为自己学的技术不好,或者是自己没有学到位。
在一年又一年不断的的摸索圣杯过程中迷失了自我。
.
度过了这个初期阶段,个人渐渐放弃了指标,也学习了系统性交易理论《江恩》《缠论》等....
在上一波牛市里周线上涨行情趋势里一度通过缠论的买点,获得了非常可观的收益。
当时觉得劳资天下无敌,我悟道了。
一心想着加大资金量,狠狠的暴富起来,谁的话都听不进去。
直到后续又连续持续失利的时候才清醒过来。
不是自己牛X,而是当时的行情配合,等到行情不配合的时候,该亏的一点少不了。
.
话说到这里你悟了吗?
也就是说,技术还是那个技术,不同的行情入场,有截然不同的结果。
识别行情的属性,行情的势!才是最重要的!
不同的人用同样的技术,却有不同的交易结果。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大家对于行情的势看法不同!
技术是有用的,但是看在谁手里使用。
再往深处思考一下,我一下子就醍醐灌顶顿悟了。
.
也就说如果等到技术和行情的势合二为一的时候,才容易赚钱!
技术提高概率,结合行情的势,进一步提高概率!
我一下也明白为什么我认识的那个技术高手,总是大赚大亏了。
因为他迫切想要暴富的期望,让他还没有等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行情机会就出手了!
他太注重机会了,而没有去研究行情里的"势"。
如果他能增加更多的等待行情的耐心,以他的手法早就在币圈成为明星了。
底层逻辑+实战结果+实例参考,
再往深了去思考,一下就醍醐灌顶了。
.
为什么之前用指标不行?
是因为指标信号太多了,看到信号就想进场,看到信号就想进场,看到信号就想进场。
而不是甄别这种信号是否符合当下市场的势。
.
所有的技术分析总结起来无非就是:
做趋势的突破,做趋势的回调,摸趋势的顶底,做震荡的高抛低吸,而已。
但其实无论它们如何变,其本质都是不会变的:
仅仅只是一种概率,绝对没有某种神秘技术方法可以确定未来走势,一做就对的。
那技术有好坏之分吗?
其实没有,在满足某些条件下,每种技术都会有概率大或是盈亏比大的时候。
技术肯定是有用的。
但是学完技术是为了用技术不断追逐行情,或者预判明天走势死路一条。
反之,用技术分析限制自身行为,不去预测未来,
能够刻意放弃一些(看不懂的)没有那么适合自己的机会。
跟随当下的行情状态,找到属于你这项技术的"关键点"位置出击,才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