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開啓結構性慢牛 關稅成良性調整工具

比特幣結構性慢牛的起點已經形成

比特幣正處於長週期甚至是十年跨度的慢牛週期的起點。這一趨勢形成的關鍵轉折點是2023年底比特幣ETF的通過。從那時起,比特幣的市場屬性開始質變,從純粹的風險資產逐步向避險資產轉型。目前比特幣正處於成爲避險資產的早期階段,同時又恰逢美國進入降息週期,爲其提供了良好的成長空間。比特幣在資產配置中的角色正從"投機對象"向"資產配置工具"轉變,激發了更長期的需求增量。

這種資產屬性的演變,恰好發生在貨幣政策由緊轉松的轉折點上。联准会的降息週期不僅是宏觀背景,更會對比特幣產生實質性影響。

在這種機制下,比特幣呈現出新的運行特徵:每當情緒過熱後市場出現回調跡象時,在價格即將進入熊市邊緣之際,都會有一波"流動性"入場,中斷下行趨勢。由於其他加密資產估值水分蒸發、技術尚未落地,暫時缺乏中期配置邏輯,比特幣此時成爲"唯一可以下注的確定性資產"。只要寬松預期持續,ETF仍在吸納資金,比特幣在整個降息週期內就很難形成傳統意義上的熊市,最多經歷階段性回調或因突發宏觀事件進行局部泡沫出清。

這意味着,比特幣將以"類避險資產"的身分橫穿整個降息週期,其價格錨定邏輯也將逐步從"風險偏好驅動"過渡爲"宏觀確定性支撐"。降息週期結束後,隨着時間推移、ETF成熟、機構配置權重增加,比特幣也將完成從風險資產向避險資產的初步轉型。在下一個加息週期開啓時,比特幣很可能首次真正成爲"加息下的避風港",在市場中獲得信賴。這不僅會提升其在傳統市場中的配置地位,更可能在與黃金、債券等傳統避險資產的競爭中獲得部分資金虹吸效應,從而開啓一個跨越十年的結構性慢牛週期。

關稅作爲比特幣的良性調整工具

近期關稅議題成爲擾動市場情緒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將關稅視爲比特幣的良性調整工具,或許能從不同角度審視其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川普的關稅政策主要考慮制造業回流和改善財政,並在此過程中打擊主要對手國。在改善政府財政狀況的目標下,他可能犧牲物價穩定或經濟增長。

關稅的真正目的是確定盟友態度並換取安全保護。美國關稅政策越來越接近"財政武器化",試圖通過徵收關稅不僅在財政上"自我造血",更重要的是在全球範圍內"外部收租"。川普提出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其本質不是全面脫鉤,而是迫使全球制造商"站隊",將產能從中國轉向其他國家或美國本土。

然而,關稅是把雙刃劍,除了促進制造業回流、增加稅收和限制對手國外,還可能引發輸入性通脹、對手國反制以及盟友抗議等副作用。當關稅威脅到資本市場和政府利息成本時,川普會非常緊張,並立即釋放利好消息挽救市場情緒。因此,關稅政策的破壞力是有限的,但每當突發消息出現時,股市和比特幣價格都會出現回調。

將關稅視爲比特幣的良性調整工具是合適的觀點。在美國衰退預期下降的前提下,關稅單獨制造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很低,因爲川普不會讓其產生的消極影響增加利息成本。

美元地位下降與美元穩定幣的新使命

對川普而言,爲實現制造業回流,適當犧牲美元在國際貨幣儲備中的地位是可以接受的。美國當前面臨的制造業空心化部分源於美元的強勢,導致持續的金融順差和貿易逆差。爲確保制造業回流,川普會頻繁利用關稅這一工具,但這也會加速美元地位的下降。

在全球金融格局快速演變的背景下,傳統美元控制力的相對弱化已成爲不可忽視的事實。這種變化源於多個結構性因素長期疊加演化的結果。雖然表面上美元在國際金融和貿易中的主導地位依舊穩固,但從底層金融基礎設施、資本擴張路徑和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等角度深入審視,會發現其全球影響力正面臨系統性挑戰。

全球經濟的多極化趨勢正在重塑美元的相對必要性。隨着其他經濟體的迅速發展,尤其是亞洲和中東地區金融自組織體系的成長,以美元爲核心的單一結算機制逐漸面臨替代選擇的競爭。傳統美元的全球流動性優勢和結算壟斷地位開始受到侵蝕。美元控制力的下降並不等於地位崩塌,但其"唯一性"和"必要性"正在削弱。

美國近年在財政與貨幣操作上展現出的信用透支趨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過去的信用擴張與美元濫發雖非首次發生,但在數字時代全球市場同步性更高的情況下,其副作用被顯著放大。尤其是在傳統金融秩序尚未完全適配數字經濟和AI主導的新增長模式時,美國金融治理工具的局限性更加明顯。

美元不再是唯一能提供全球清算與價值存儲的資產載體,其角色正被多樣化的協議性資產逐漸稀釋。加密貨幣體系的快速演化也在倒逼主權貨幣體系作出策略性妥協。這種被動應對與主動調適之間的搖擺,進一步暴露出傳統美元治理體系的局限性。

GENIUS法案:戰略性妥協與貨幣治理新範式

GENIUS法案的提出體現了美國對加密貨幣引發的貨幣治理範式劇變的清醒認知,並開始嘗試通過制度設計實現對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借力打力。美元資產在加密體系中的廣泛分布,使得美國無法再通過簡單監管封鎖其發展,反而需要通過制度性"包容性監管"確保美元資產不會在下一階段的鏈上貨幣競爭中邊緣化。

該法案不再以"打壓"爲主要目的,而是通過構建可預期的合規框架,將美元穩定幣的發展重新納入聯邦視野。這不是出於開放的善意,而是出於貨幣主權的保衛需求。它更像是一次主權貨幣在新範式下的"戰術後撤",目的是重新整合資源和重新錨定鏈上貨幣權力結構。

GENIUS法案的提出表面上是對穩定幣發行秩序的調整,但其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美元貨幣結構正在探索一種新的擴張機制,借助鏈上系統延展原有的影子貨幣邏輯。DeFi生態中的Restaking模型爲這種結構性變化提供了直接啓示。

鏈上環境中的貨幣乘數效應具備天然的可組合性。一旦鏈上穩定幣具備廣泛的協議流通基礎,其質押能力將不再受限於傳統金融的資產負債結構,而是通過智能合約實現更細粒度的資產流轉路徑。這意味着鏈上美元的信用邊界將由市場行爲和協議設計共同決定,而非完全取決於監管許可。

GENIUS法案的背後邏輯很可能已接受了這種信用邊界不可逆擴展的事實。在明確表內監管框架的同時,美國並未設置對境外發行與再包裝路徑的絕對限制,而是通過對合規機構賦予更多靈活度,建立一種"表外表內並行、鏈上鏈下協同"的多層貨幣結構。

降息週期中的比特幣市場特徵

在降息週期中,持續的市場預期讓後驗指標難以觸發"熊市"。我們需要將牛熊更迭的概念從腦海中移除,而以市場情緒的高點和低點作爲比特幣階段性狀態的判斷依據。

市場情緒是連接結構因素與價格行爲之間的微觀動力,決定投資者是否願意下注、推進價格趨勢。情緒的反轉或極值可以通過觀察長期持有者(LTH)與短期持有者(STH)之間的關係來分析。

長期持有者與短期持有者的盈虧比率是重要觀察指標。當長期持有者的盈利比例顯著下降並出現虧損時,往往意味着市場接近階段性低點。歷史數據顯示,在熊市底部,長期持有者的虧損籌碼佔比通常達到28%-30%區間。

在當前週期中,比特幣在極端行情衝擊下的回調幅度都是有限的。短期持有者盈虧比率(STH-RPC)是市場情緒信號的先驗指標,由負轉正時證明需求遠強於供給,由正轉負時提示局部高位。

在今年上半年的比特幣走勢中,當STH-RPC轉爲負值,市場情緒加速悲觀,導致LTH-RPC的虧損率上升至4%以下就是市場情緒觸底的標志。而LTH-RPC虧損超過10%的熊市信號,在當前政策環境和經濟預期下可能難以被觸發。

比特幣的長週期慢牛結構並非線性,而是由數次政策切換、地緣衝突、技術變革和市場情緒構成的波段路徑。只要比特幣的"資產屬性演化"路徑持續清晰,它就具備成爲這一輪全球資本重估浪潮中最確定的參與標的。

BTC1.64%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4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JustHodlItvip
· 11小時前
牛就完事儿了
回復0
PebbleHandervip
· 21小時前
早就说BTC能顶!
回復0
alpha_leakervip
· 22小時前
都是纸面上的大饼
回復0
CoffeeOnChainvip
· 22小時前
一波牛市都不会玩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